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近日在金融时报发布文章《关于数字人民币M0定位的政策含义分析》。文章称,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M0,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数字人民币不计付利息,具有非盈利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因此,人民银行对数字人民币执行与现金一致的免费策略。央行建立免费的数字人民币价值转移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不向发行层收取兑换流通服务费用,商业银行也不向个人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兑回服务费。
浙江省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智库专家、33复杂美链改全球合伙人孟晓峰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就是为了替代现钞,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发放DC/EP时要缴纳100%准备金,那就相当于去掉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杠杆”,但社会经济又是需要“信贷杠杆”。央行数字货币是基于传统账户的,而且是基于“第三方中介”发放的,自金融和跨境金融不易展开,所以“央行加密货币”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央行加密货币发行基于“加密资产价值”,汇兑全部链上完成,并且是去中介化的“分布式账本”。
因为央行加密货币是去掉了金融中介,所以可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1年期/3年期/5年期)一般在1.75%-4.3%之间。
2、商业银行大额存单年利率(1年期/3年期/5年期)一般在2.1%-4.506%之间。
3、商业银行短期理财(30天/45天/90天)的年利率一般在4.5%左右。
商业银行原本是吸储百姓10%资金向央行缴纳后,可发放100%信贷货币。有了DC/EP,需要缴纳100%准备金,而且不能计息,也就是说未来商业银行没有信贷功能了。
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2019上海区块链国际周”曾发表过这样一段话:技术上,100%准备金存缴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收回、销毁等全生命周期均要依附于传统账户体系,尤其是跨机构央行数字货币的流通,除了央行数字货币账本更新外,还要处理相应准备金账户间的清结算,这不仅增大中央银行中心系统的压力和复杂性,而且难以实现“账户松耦合”的要求,“自金融”创新不容易展开,跨境支付的想象空间亦大打折扣。相比较,央行加密货币(CBCC)可以让客户真正自主管理自己的货币,而不是托付给第三方,赋予客户自主掌控的能力,也可以越过Swift,开辟跨境支付的全新战场,目前看,应是最热的前沿焦点。。
央行加密货币(CBCC)可以实现真正的“可编程智能金融”,并且能够为其中各个方面引入新方法,从而创建在利基市场比传统金融更有竞争力的协议/服务/产品。
企业资产、业务、数据上链后透明可信,也就不需要金融中介再去做尽责调查了,老百姓可以通过央行加密货币直接给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享受低利率、便捷高效融资的同时,大众也得到了灵活、安全、高利息收益,这才是真正的“普惠金融”。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如果您发现您的相关信息或资料在此转载并且觉得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来函1508603319@qq.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改或者删除;
3、任何人在本站发表的任何信息都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请文明用语,否则后果由发表者自行承担;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5、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谨防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